Nature: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炎性肠病的全球地图
来源:生物谷原创 2025-05-03 09:54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IBD的全球传播趋势,还为各国医疗系统提供了应对IBD负担的路线图,通过明确每个地区在IBD发病率和患病率轨迹上的位置,医疗系统就能更好地预测和管理未来几十年IBD的快速增长。
炎症性肠病(IBD)曾经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病”,其主要影响北美、欧洲和大洋洲等工业化地区。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这种疾病的阴影已经悄然蔓延到世界各地。最近,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Global evolu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cross epidemiological stag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全球炎症性肠病流行病学研究联盟(GIVES-21)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研究揭示了IBD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规律,为全球医疗系统应对这一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是一种慢性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疾病。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IBD主要被视为西方国家的“专利”,但在21世纪初,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工业化地区开始显著上升,与此同时,早期工业化地区的IBD发病率虽然趋于稳定,但患病率仍在稳步增长;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IBD的全球传播趋势,也提示了医疗系统面临的挑战。
GIVES-21研究通过分析来自全球80多个地区、超过500项基于人群的研究数据,覆盖了从1920年到2024年的百年观察期。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数据首次识别出IBD发展的四个阶段:即阶段1(出现期):IBD发病率和患病率均较低,如非洲部分地区目前的情况;阶段2(发病率加速期):新诊断IBD的病例数迅速增加,如亚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阶段3(患病率累积期):新病例数增长放缓甚至下降,但患病率仍在增加,因为过去几十年IBD的发病率超过了死亡率;阶段4(患病率平衡期):预计随着IBD患者群体的老龄化,患病率将趋于平稳,但目前尚未有国家达到这一阶段。
IBD的发病率(每10万人年)和患病率(每10万人年)按十年和地区的划分情况
瑞典作为早期工业化国家之一,其IBD的发病率在20世纪末趋于稳定,但患病率仍在上升。基于最新的研究数据,瑞典的IBD患病率在2024-2025年已达到1%,这意味着每100名瑞典人中就有1人患有IBD,这一比例的增长不仅反映了IBD在瑞典的广泛传播,也对瑞典的医疗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者Jonas F. Ludvigsson教授指出,尽管瑞典的新发病例数已经稳定,但IBD的患病率仍在增加,这就要求瑞典的医疗系统必须更加关注这一问题。
本文研究不仅揭示了IBD的全球传播趋势,还为各国医疗系统提供了应对IBD负担的路线图,通过明确每个地区在IBD发病率和患病率轨迹上的位置,医疗系统就能更好地预测和管理未来几十年IBD的快速增长。研究者指出,确定每个地区在IBD发展轨迹上的位置就能为医疗系统提供清晰的路线图从而就能更好地应对和管理IBD的快速增长。
IBD的全球传播提醒我们,健康问题无国界。GIVES-21研究通过国际合作为理解IBD的全球演变提供了重要视角,从非洲的新兴病例到瑞典的高患病率,IBD的挑战需要全球医疗系统共同努力;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合作,科学家们有望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从而减轻IBD对全球健康的负担。(生物谷Bioon.com)
参考文献:
Hracs, L., Windsor, J.W., Gorospe, J. et al. Global evolu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cross epidemiologic stages. Nature (2025). doi:10.1038/s41586-025-08940-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